欢迎访问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官方微信 资讯网 切换到繁体 站点地图
字体颜色
银色
黑色
红色
绿色
蓝色
栗色
青色
金色
灰色
还原
无障碍阅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五驾马车”引领洛阳汉服产业未来发展

发布时间: 2023-09-22 09:19 阅读 3058 次

文化复兴,衣冠先行。近日,在我市老城区,洛阳汉服研究院正式揭牌。北京服装学院原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马胜杰,出任洛阳汉服研究院院长。在探访洛阳文旅发展及汉服产业后,马胜杰对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开放包容 洛阳汉服市场潜力巨大

暑期已过,洛阳“汉服热”不仅没有遇冷,反而受到更多人关注,从“出圈”走向“出彩”。“洛阳汉服市场庞大,有充足的发展空间。”马胜杰认为,目前在洛邑古城等旅游景点租售的和游客穿着的汉服绝大部分是接近影视剧人物服饰的类表演性服装,华丽飘逸,方便游客展示个性,能激起游客的拍摄欲,更是景点和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多种多样的类表演性汉服出现在洛阳街头,不仅是人们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洛阳城市包容性的体现,对洛阳文旅事业的发展,对洛阳城市知名度、美誉度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应该支持鼓励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马胜杰说,类表演性汉服很美、社会接受程度高,但不方便日常工作生活穿着,因而有一定的场景局限性。“能够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穿着的汉服是需要研究开发的服饰品类,这也应该作为洛阳汉服产业未来关注和发展的另一个方向。”马胜杰建议。

目前社会上流行的汉服应是当今对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进行传承创新的服饰,也应是文化内涵丰富的时尚产品,在产业发展路径上与其他时装基本类似。

抢抓机遇 洛阳汉服产业有五大优势

前些年,汉服爱好者身着汉服走上街头,让汉服文化从小圈层的自娱自乐,逐步走向了大众视野。不少城市抓住机遇,打造汉服产业链,比如在成都、杭州和广州等城市,都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汉服产业。“与其他城市相比,在弘扬汉服文化、发展汉服产业方面,洛阳优势明显。”马胜杰总结了洛阳的五大优势:

第一,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遗址、文物资源丰富,史料资源众多。尤其在文物史料方面,不仅在洛阳本地,在中国其他不少地方也能找到与洛阳有关的文物史料,这为洛阳打造服饰文化研究高地提供了重要基础,高水平的服饰文化研究成果将为洛阳汉服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理论依据。

第二,洛阳多年来致力于遗址保护,留下了众多汉服应用场景。如隋唐洛阳城中轴线上的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天街、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明堂、天堂,和金元古城中丽景门、洛邑古城等,这些场景也在今年的汉服热中受到游客青睐。作为汉服产业链后端,丰富的应用场景是洛阳汉服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第三,在城市文化浸润中成长的洛阳人,对传统文化更喜爱、更理解、更尊重、更愿意亲身体验。对汉服的穿用,包容性更强、认可度更高、参与更积极。

第四,洛阳汉服与文旅相互成就,汉服应用与文旅市场持续升温,洛阳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这将对洛阳汉服品牌的培育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五,洛阳发展汉服产业,打造汉服产业链,基础弱、底子薄,但可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可以在学习吸收别人经验的基础上,高水平谋划、高起点布局、高质量配套、可持续推进。

守正创新 助力产业蝶变升级

9月16日,洛阳汉服研究院正式成立。“服饰文化研究与汉服的创新设计稳步推进。”马胜杰向记者透露了研究院成立后的初步计划与工作重点。

目前,一些洛阳本地服装企业也想转型汉服生产,但大多缺乏服饰文化指导和高水平设计资源,他们对洛阳汉服研究院的文化研究与创新设计工作有较大的期待。不仅如此,马胜杰表示,洛阳汉服研究院未来也会助力洛阳文旅等活动的服装设计,在服装上融入洛阳文化元素,突出地域特色,助力洛阳新文旅发展。

洛阳汉服研究院将发挥专业平台作用,整合资源,设计出更多受社会欢迎的汉服产品;特别是要组织更多优秀年轻设计师,在遵循文化根脉的基础上,创新设计出更多受青年人喜爱的汉服产品,让洛阳汉服既“秀”出文化,也“秀”出经济。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提示

请输入搜索关键字!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