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官方微信 资讯网 切换到繁体 站点地图
字体颜色
银色
黑色
红色
绿色
蓝色
栗色
青色
金色
灰色
还原
开始适老模式 无障碍阅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黄氏粤钰青铜器制作技艺入选省级非遗名录,第十七代传人黄烨儒将洛阳元素 融入作品——

发布时间: 2021-08-18 08:57 阅读 3131 次

近日,走进位于孟津区朝阳镇的黄氏粤钰青铜器艺术馆,馆内陈列的各种祖传青铜器和高仿青铜器,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尤其是黄氏家族传承300多年的40件高仿精品堪称镇馆之宝。

这座艺术馆的主人,是黄氏粤钰青铜器第十七代传人黄烨(yè)儒。前不久,黄氏粤钰青铜器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1 青铜技艺 源远流长

明末清初的收藏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家有粤钰,不藏金玉。”这里所说的粤钰,指的就是粤钰青铜器。

黄氏粤钰青铜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黄烨儒的祖上黄钰斋是位举人,曾被派到广东清远任职,他喜爱收藏青铜器,尤其是洛阳邙山一代出土的,于是就派他的子孙四处收集并学习青铜器制作技艺,制作的器物称为黄氏粤钰青铜器。其第三代传人在洛阳邙山建青铜器作坊,开始了大规模的青铜器仿制,黄氏粤钰青铜器一直被皇家及士大夫所青睐,争相收藏。

黄烨儒从小耳濡目染,12岁时就开始学习制作青铜器。只是生活所迫,黄烨儒日常以做木工为生。在他50多岁时,为了重振粤钰青铜器之风、不让家传技艺失传,他回到家乡,潜心制作青铜器,开办加工厂,建设青铜器艺术馆,让更多人了解青铜器,感受青铜器的文化底蕴和神奇魅力。

2 百道工序 凝结匠心

拿着一把雕刻刀,在模具上认真地雕刻纹饰,技艺娴熟,一丝不苟……虽然已到古稀之年,但黄烨儒仍亲力亲为,常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工作时间,他把手机扔在一旁,信息一律不回,有想来参观学习的,他却欣然答应:“他们来看看学学,青铜器才能被更多人熟知。”

循着先辈的足迹,加上自己的钻研和创新,黄烨儒探索出一套青铜器高仿做旧新工艺。如今,黄烨儒的仿古青铜器技艺已然炉火纯青,制作的产品有七大类上千个品种,几乎囊括中国自夏、商、周以来出土的青铜器的经典器型。

“我仿制的一件西周晚期毛公鼎,曾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在黄氏粤钰青铜器艺术馆内,黄烨儒如数家珍。他介绍,仿制一件青铜器,需要经过塑模、烘烧、铸造、抛磨、焊接、成型等上百道工序,耗时三四个月甚至大半年才能完工。

3 创新传承 弘扬文化

在黄氏粤钰青铜器艺术馆内,除了样样精致、和原物几乎无差别的仿制青铜器,还陈列着许多富有现代气息的青铜器。“洛阳九龙瓶”“天子驾六”“卢舍那大佛”“牡丹凤瓶”等,造型精美,栩栩如生,它们不仅体现了厚重的河洛文化底蕴,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创意作品制作起来比仿制品难得多。”黄烨儒说,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青铜器一度成为古都洛阳的地理标志和人文标志,青铜文化也成为河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洛阳有5000多年文明史、1500余年建都史,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融入洛阳的魂,让青铜“开口话河洛”。

这些年,黄烨儒并没有把家传的核心技术当成秘密,他始终认为青铜器制作仅靠家族传承,很难实现产业化。遗憾的是,两个儿子都没有传承他的手艺,他收了20多个徒弟,没有一个是黄氏族人。

“粤钰青铜器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东西,不姓‘黄’,不管传给谁,把技术传下去才最重要。”黄烨儒说,把徒弟培养成工艺美术大师,才是真正把民族技艺、河洛文化传承下去。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提示

请输入搜索关键字!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