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官方微信 资讯网 切换到繁体 站点地图
字体颜色
银色
黑色
红色
绿色
蓝色
栗色
青色
金色
灰色
还原
开始适老模式 无障碍阅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坚持保护第一 守护洛阳历史文化IP

发布时间: 2023-06-09 09:27 阅读 1861 次

6月10日,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活动的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当前,我市正利用丰厚的文化遗产资源,加快推进隋唐洛阳城历史中轴线复原展示,着力打造五大都城遗址博物馆群,塑造最具洛阳特色的文旅名片。在这些项目背后,我市始终坚持保护第一,通过科技、司法等手段,借助联防联控,守护洛阳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IP。

01 “天眼”布控,给文物打盏“探照灯”

在广袤的河洛大地上,五大都城遗址、三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星光璀璨,邙山陵墓群、伊川徐阳墓地、宜阳苏羊遗址等历史遗珍星罗棋布。丰厚的文化遗产,带来的是艰巨的安防责任。如何及时了解分布在田野中的遗址、文物动态信息?答案藏在“天眼”里。

邙山陵墓群2001年被评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最大的陵墓群遗址,占地面积756平方公里,陵墓密集,数量繁多,延续年代长。我市积极向国家文物局申请资金支持,耗时4年对邙山陵墓群中区现存的183座封土墓冢安装了文物智慧安防系统,覆盖面积300多平方公里。

据不完全统计,这里安装了地波防盗掘报警探测器292台、高清云台摄像机134台、主要道路卡口摄像机12台,敷设了安防专网线路近500公里。“项目完成后,现存陵墓墓冢防盗掘报警系统覆盖率达100%,帝陵墓冢视频监控覆盖率达100%。”市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王锡嘏介绍,一台台高清摄像机,如同一只只“天眼”,给文物打上了“探照灯”,让破坏文物的行为无处遁形。

昨日,在位于宜阳县的韩都故城遗址内,按照田野文物一级风险单位、一级风险防护工程标准建设的文物智慧安防系统正紧张施工。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实施内容为防护区域内墓冢、东北城墙、东城墙等遗址的安全防护,将安装智慧安防监控警戒一体机66台、地波微振动探测防盗掘智能分析报警仪6台,待项目完全建设完成后,可有效消除韩都故城防护范围内安全防护隐患。

按照计划,在持续做好人防、物防的基础上,下一步我市将在更多遗址布控“天眼”,高清网络摄像机加上“云端”技术,可大大增加对遗址的远程可观测范围,有效降低遗址被占压、人为破坏、盗掘等安全风险。

02 预警“黑科技”,监测文物“健康指标”

昨日,在隋唐洛阳城明堂天堂景区内,被覆盖在玻璃罩下的柱础基址,让不少游客叹为观止。不过,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在这些基址旁边,还有一群默默守护它们的幕后“小能手”——遗址监测终端设备。

“不要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小黑匣子,遗址的温度、湿度、沉降、位移等情况都在这些设备的严密监测下。”洛阳汉魏隋唐都城遗址保护中心主任吕劲松介绍,除了明堂、天堂,在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应天门遗址的遗址本体上,都经过科学选位安装了这种装置。

这些设备都集成了各类先进的传感器,可对遗迹所处环境的细微改变作出反应,如果哪项“健康指标”有异常,系统就会自动预警。

在龙门石窟和含嘉仓、回洛仓等遗址,类似的预警“黑科技”也被越来越成熟地应用。奉先寺是龙门石窟最热闹的打卡点,在西壁南侧设置的监测设备,不仅可以对卢舍那大佛头像及周边区域进行红外热成像巡查,还能提取渗漏水区域图像并计算出渗漏水区域面积。

如果说监测过程相当于“体检”,那么通过监测数据,则可以对文物进行“诊断”,进而为下一步“开药方”提供依据。借助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即便文化遗产无法与自然规律抗衡,也可最大限度地延缓被侵蚀的过程。

03 多部门协作,为文物织密“保护网”

前不久,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5个依法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典型案例,由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洛龙区人民法院共同编写的“张某杰、王某涛过失损毁文物案”,成为河南省唯一入选案例。

这是一起因过失损毁文物引发的刑事案件,地点就发生在洛阳五大都城遗址之一的汉魏洛阳城遗址。“2019年,洛阳某热力工程安装有限公司承包洛白路供热主干线工程,其部分施工区域位于汉魏洛阳城遗址保护范围内。”承办该案件的洛龙区法院法官李金双介绍,在施工过程中,三标段工队负责人张某杰(被告人)雇佣无操作资质的被告人王某涛驾驶挖掘机作业,两人没有尽到注意义务,造成一古墓葬券顶被完全破坏。

洛龙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张某杰、王某涛过失损毁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均构成过失损毁文物罪,二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目前,该判决已生效。

“对破坏文物违法及犯罪活动,我们始终坚持全链条打击。”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6月5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文物局向社会联合发布《关于文物协同保护机制的意见》,借助法院审判、检察监督、行政执法的有效衔接,将建立对口联系、法律咨询、信息通报、线索移送、联合开展专项行动、双出现场、办案协作、专业支持等机制,为文化遗产进一步织密“保护网”。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提示

请输入搜索关键字!

确定